第11647章-《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》
第(2/3)页
因为不仅是康小子,荷儿,菊儿,三丫头这几个,很小还不能生活自理的时候,刘氏都是这么带他们的。
应了那句话,四房的孩子,确实是老杨家最粗糙的活法,但一个个,也都还不错。
康小子的嘴巴,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缺陷,跟后天的养育没有关系。
“四弟妹啊,你是觉得老一套带娃的法子没错,可金钏儿药是看到亮亮是这样连鞋子都没穿,八成会心疼的。”孙氏笑了笑,很委婉的提醒刘氏。
结果,刘氏却轻蔑一笑,“她若心疼,看不惯,那就把亮亮领回去自己带好咯,我又不强求!”
额……
孙氏也哑巴了。
桂花说:“此一时彼一时嘛,你家几个孩子当时情况不一样,你也忙不过来,如今这不是条件更好了嘛,那孙子辈的,何必没苦硬吃呢?”
刘氏撇撇嘴,暂时没说话,因为她已经端起了杨若晴送来的茶水在喝。
孙氏见状接着说:“你看五房那娃,上回端午节回来了一趟,打扮得多齐整啊,胎发都保留着呢!”
孙氏口中五房那娃,是指大宝和蒋桂林的儿子。
那孩子比亮亮要大几个月,名字叫啥来着?
不仅孙氏不记得了,其他人,包括杨若晴在内都不记得。
问鲍素云他们,都只说暂时叫二宝二宝。大名还没确定下来,因为蒋桂林说了,等到六岁送去蒙学,到时候请先生给取名。
至于那个二宝的胎发……
刘氏呵呵了一声,把嘴里茶叶吐到手掌心里,揉了揉,然后吃下去了。
“三嫂啊,有句话我要是说了吧,我怕晴儿又要说我吃饱了撑的故意针对五房。”
“可我还是要说,五房那娃,大热天的,胎发留那么长,还搁脑袋后面扎了一根小辫子,耳朵上还打了耳洞,说是算命先生教的。”
“至于脖子上的长命锁,手腕上的金手镯,脚踝上的金脚链……我滴个亲娘咧,我真的搞不懂蒋桂林是啥想法,年纪轻轻的小媳妇们,咋这么讲究呢?搞得太精贵了也不好吧?你们说呢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