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分别是王保长,以及一个面生的中年汉子。
王保长领着那个中年汉子来见杨若晴,介绍那人的来历,他是王保长所在的清水镇一个专门盖房屋的老工匠。
说他是老工匠,那是因为该人是祖传的手艺。
“小的不才,但家里祖上望上推四五辈,都是工匠出身,泥瓦工,木工,油漆工,还有一些门道里的工种,我们家兄弟们从小就学,祖祖辈辈靠的就是这门手艺吃饭。”
杨若晴轻轻点头,“有经验最好,我要找的就是有经验的。”
说罢,她将手里自己画的图纸递过来,“来,先看看这个再说。”
不管你说得如何的天花乱坠,先过了我这图纸一关,我们再往后面谈。
因为先前王保长推举这人的时候,跟杨若晴这里不仅说了这人的‘家传手艺’,更说了这家人跟别的工匠不同,别的工匠就是农忙的时候下地干活,农闲的时候再组局出去给人盖屋子,打家具之类的,赚些活水钱来改善生活。
但眼前王保长领来的人不一样,这个家族,种庄稼活都是交给家里的女人和老人去做的,家里的青壮丁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揽盖房子这块的活计来干。
眼前这个叫做万宝财的中年汉子,听说正是家里这一辈的家主,也是弟兄七个里头的老大,手艺活扎实,也是万家施工队的头头。
他们接活可不仅仅在清水镇,他们接活的覆盖面积扩大到了整个庆安郡,最远的地方到过长淮州,用王保长的话来说,若是别的人家随便盖几间瓦房,那随便找几个工匠就凑合了。
但骆家的事情,必须要找那些去过大地方,见过世面,且手艺活还过硬的工匠队伍来做。
刚好这趟杨若晴打发兴旺去镇上找王保长介绍工匠,又刚好万家的家主万宝财刚完成手里的活计,带着兄弟和儿子侄子们回到老家,准备歇息个三五天,等留在外头的其他兄弟揽到新活计了,大家再出门!
这不,骆家这边有事情做,王保长直接就连夜去找了万宝财,今天,就把人带到了杨若晴跟前。
很快,万宝财就将图纸小心翼翼放到了杨若晴面前的桌上,人也站直了腰身跟杨若晴这回话。
“骆夫人,小的不才,说错了还望您莫要见怪。”
第(1/3)页